铝氧化废水处理方法丨处理铝氧化废水有哪些工艺?

        铝氧化废水处理的核心方法是通过中和、化学沉淀、混凝、过滤及深度处理等工艺,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酸性物质、铝离子、重金属及有机物,确保达标排放或回用;关键工艺包括pH调节、破络沉淀、混凝絮凝和膜分离技术,针对废水高酸度、高铝离子及络合态重金属等特性设计。


铝氧化废水的来源与特性
铝氧化废水主要来源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加工过程,包括电解液废水、清洗废水及着色/封孔工序废水。其核心特点包括:


高酸性:pH值通常为2-5,因使用硫酸等电解液,腐蚀性强。


高铝离子浓度:铝溶解导致废水中铝离子含量高(可达200-500mg/L)。


潜在重金属污染:着色或封孔工序可能引入镍、铜、锡等重金属离子(浓度5-50mg/L),部分以络合态存在,难处理。


复杂有机物与高盐分:含表面活性剂、油墨等难降解有机物,以及高浓度无机盐,抑制生物处理。




核心处理工艺与技术
基于废水特性,主流工艺分为预处理、主处理与深度处理三个阶段,需分质收集以避免交叉污染:


预处理阶段:
pH调节:用氢氧化钠或石灰乳中和酸性废水至pH 6-9,为后续沉淀创造条件。


破络处理:针对络合态重金属(如EDTA络合铜),采用芬顿氧化或硫化钠沉淀,破络率超85%,使重金属浓度降至0.1mg/L以下。


油水分离与悬浮物去除:通过气浮或格栅过滤去除油脂和大颗粒杂质。


主处理阶段:
化学沉淀:碱性条件下(pH 8-9),铝离子和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;硫化物沉淀法可进一步去除铜、锡等。


混凝絮凝:添加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丙烯酰胺(PAM),使细小颗粒凝聚成絮体,提升沉淀效率。


深度处理与回用:
吸附法:活性炭或沸石吸附残留有机物及微量重金属,COD降低30%以上。


膜分离技术:反渗透(RO)或超滤(UF)脱盐并净化水质,实现回用(回用率可达65%)。


高级氧化:芬顿或臭氧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,提升可生化性。


处理难点与解决方案
铝氧化废水治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包括:

络合态重金属难去除:优先采用芬顿氧化破络,再结合硫化钠沉淀,确保重金属浓度低于0.5mg/L(符合GB 39732-2020标准)。


高盐与高COD抑制生化系统:电渗析或纳滤(NF)预脱盐,将含盐量从15000mg/L降至5000mg/L以下;气浮+活性炭预处理降低COD。


水质水量波动大:设置分质调节池缓冲pH与水量,配备在线监控系统稳定进水。


污泥处置:压滤脱水后回收金属(如污泥含铜量超20%),或固化处理减少危废量。


标签:铝氧化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